王楠患上癌症以后,生活过得怎样?
在丈夫郭斌的陪伴下,王楠的甲状腺癌症已经痊愈了,而且在痊愈后还参加了北京奥运会的比赛,在北京奥运会的女单决赛里他输给了张怡宁,之后就退役了,退役之后婚姻生活也非常的幸福,还生下一个儿子,之后又生下一个女儿,一家四口过的十分幸福。
王楠呢,大家都比较熟悉了,中国女乒曾经的一姐,邓亚萍之后中国女乒又一代的大魔王,他和郭斌的爱情故事,其实也很俗套,就是一个普通的男追女的故事,但这故事其实又不普通。
郭斌对王楠是一见钟情的,第一次见过王楠之后,郭斌就对王楠展开了轰轰烈烈的追求,但是王楠对郭斌并不感冒,甚至还有点讨厌,但郭斌的秘诀就是缠,只要王楠出现的地方,就有郭斌的出现,慢慢的王楠也习惯了郭斌的存在,但是也说不上喜欢。
两人的关系在王楠釜山亚运会的失利后发生了一些变化,在王楠心情阴暗的那段日子,郭斌的陪伴和安慰让王楠从阴霾里走了出来,在那之后他们两人也确定了恋人的关系。
2005年,王楠在一次训练后晕倒,送到医院后,检查出她患了甲状腺癌,而这段治疗的日子,非常艰难,但也非常温暖,为了不给王楠压力,郭斌隐瞒了病情,独自承受压力,并且帮助王楠积极治疗。
他陪着王楠一边治疗一边训练,在北京奥运会之前,他终于痊愈了,赶上了参加北京奥运会的机会。
而郭斌为他的付出也让王楠十分的感动。
在北京奥运会女单的决赛上,这是王楠职业生涯的最后一场比赛,在先赢一局的情况下,她1-4遗憾的输给了张怡宁,但比赛的结果已经不是很重要了。
在颁奖典礼上,她和郭斌拥吻,并且留下了激动的泪水。
在那之后,她和郭斌举行了盛大的婚礼,2008年9月27日,在烟台的豪华游轮上,邀请了韩乔生作为婚礼主持人,外交部长李肇星为两人证婚。
婚礼的伴娘是福原爱,而伴郎则是马琳,除了自己国家队的队友,李宁和徐寅生等重量级人物也出息了王楠的婚礼。
他们的婚礼可以说办的十分的隆重,而在婚后两人的生活也过的十分的幸福,2010年9月23日,王楠为郭斌生下一个儿子,后来又生下一个女儿,可谓是儿女双全。
他们很少在公众面临露面,但也会接受一些访谈,并且在自己的闺蜜福原爱参加综艺的时候,她还受邀前往参加,在节目里,王楠的脸上一直挂着淡淡的笑容,看来他的生活真的是过的很幸福的。
现在中国与东南亚各国关系是如何的?
自1997年中国与东盟确立21世纪睦邻互信伙伴关系以来,双方的合作日益紧密。2003年11月18~11月23日,新加坡总理吴作栋访问中国。吴作栋认为,中国领导人了解许多国家对中国的崛起感到担忧,这不仅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所带来的挑战,还包括中国日益强大的政治影响力。
基于这个认识,中国已积极向各国伸出友谊之手,让各国感觉到兴旺的中国是一股和平和有利的力量。人们感觉到中国与东盟合作“脉动”的加速。
中国参与东南亚区域合作,第一个大动作就是积极推动“东盟与中国(10+1)”方案。
与东盟的交通合作则可说是第二个大动作。
《21世纪》:从周边安全和发展的态势看,中国目前跟东南亚发展经贸关系最适宜。
丁学良:上次讲的那些话,是我今年9月5日在泰国法政大学作报告时———那是为了配合APEC年会———对泰国公众的解释。
我们观察中国经济,首先看到区域发展的不平衡:一些贫困地区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,极少数沿海都市区处于工业化后阶段(主要发展IT产业),大部分地区则属于工业化的中级阶段,资源消耗极大。在这个架构下,中国要维持较高的发展速度,对外部资源的依赖程度会越来越高,须拓展资源的国际市场。
其次,就国内市场而言,中国很多地方生产能力已经趋于饱和,这就要增加出口———中国已经从加入WTO中获益良多,虽然也遭遇到其他国家的“贸易战”反击———同时必须走企业跨国经营之路。发达国家多年前面临类似问题时,早就这么做了。
从安全和发展的前景及地缘优势来看,东南亚既可以成为中国的资源供应地,也是潜在的产品销售地。
《21世纪》:中国可从东南亚取得哪些原料?
丁学良:像橡胶、木材、有色金属等资源,还有多种农产品。中国日益依赖国外能源———而陆地输油管道,无论是从中亚还是从俄罗斯过来,都很难搞定,则中国进口石油主要靠海路,东南亚海域成为中国输油的必经之道。
除极少数国家外,东南亚大部分经济体系是市场体制,且发达程度不高,中国与她们拓展经贸关系比较方便。
《21世纪》:在推进中国-东盟自由贸易区过程中,迄今有了哪些进展?
丁学良:我们要明白:这个到2010年大致成形的自由贸易区意味着什么?那是一个十多个国家17亿人口的大平台!在这个范围内,先是产品和技术、逐步地是资本和人员越来越自由的流动;这对我们的创造力和发展潜力,提供了很大的空间和多样化的可能性!21世纪上半叶的中国,会因为这个大平台而跳出非同以往的“发展舞”来。
中国参与东南亚区域合作,第一个大动作就是积极推动“东盟与中国(10+1)”方案,中国决心作为东盟长期的对话与合作的伙伴。当然现在“东盟10+1”变成了“东盟10+3”,加上了日本和韩国。
日本的工业化走在中国的前面,而她的自然资源比中国更缺,国内的生产能力比中国更趋于饱和;对东南亚原料和产品市场的需求,日本比中国更为迫切。所以在这件事上,日本不甘于只看着让中国与东盟“携手共舞”。
就目前对东南亚的投资以及“二战”前日本殖民主义的经验而言,日本跟东南亚关系的广度、深度均甚于中国,日本经营东南亚的原料和产品市场的经验也胜过中国。所以,日本不会甘于在该地区排在中国之后。这是一个长期性大竞争的格局。
《21世纪》:日本作为亚洲侵略者的历史,也许使得亚洲国家对其深有戒心。
丁学良:虽然东南亚大部分国家有过被殖民者欺负的历史,但在东南亚,有些国家的历史经验跟中国不同;有的对欧洲殖民者更仇恨,有的对日本殖民者更仇恨。像印尼对日本殖民者的印象,就好过对欧洲殖民者的印象;在泰国也有类似的情况。
在东南亚国家一些重要的圈子中,许多政治、知识、传媒和工商界的精英们,对美国的政策和作风很不满。他们认为,美国对这个区域的关注,只出于战略安全动机,对东南亚本身的福利毫不在乎。有时日本对东南亚倒是做了一些实在的事情,像1997年金融危机时的援助。这种感受在泰国相当强烈。
《21世纪》:据悉,中国与东盟的合作,包括水陆交通、农业、金融、环保、人力资源开发、非传统安全和文化等很多领域。
丁学良:中国推进与东盟的合作,在东南亚做了几件好事———第一件是1997年不贬值人民币———引发了良性互动。中国—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倡议,在东南亚国家有热烈的反响。
大部分国家的大部分行业的反应是正面的,也有部分国家的部分产业的反应是担忧。他们觉得,自由贸易区一开,东盟能卖到中国去的产品,比不上中国卖到东盟的产品有竞争力,因为中国劳工便宜。他们还认为,东盟产品卖到中国市场所遇到的障碍,远胜于中国产品卖到东盟国家遇到的障碍。
举例来说,现在中国开放“个人出境旅游”。在泰国,很多中国旅游者去的时候,是以旅游作机会当国际“倒爷”,他去泰国带着很多中国商品,在路边摆摊。他只要能卖掉,不但挣回旅游费用,还能赚一笔。但泰国的旅游者到中国来,就不可能这么做,因为中国工商管理部门不会允许他们在中国的马路上摆摊。
《21世纪》:据悉,中国、老挝、泰国和亚行三国四方合作的昆曼公路即将开工。中国还提出了“亚洲公路网”方案。在东盟确定“泛亚铁路”东线方案后,中国将改造境内线路。
丁学良:中国与东盟的交通合作可说是第二个大动作。这里有一个历史渊源,就是构思一百多年的“欧亚大动脉”:起自新加坡港,穿过东南亚,进入中国———从西南边境进来,从西北边境出去———再经过中亚、俄国,一直到欧洲的鹿特丹港。
这条构想的铁路,在大部分国家的大部分地区,都有现成的铁路线。现在要做两件事,一是要把已经老化的铁路线现代化,二是把尚未连接的路段接起来。欧亚大动脉铁路经过很多国家或地区,都牵涉到那里的政治、军事和民族关系等等。所以这条铁路线尚没有全盘落实。
东南亚交通网的另一个项目倒是做得很实在,这就是作为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要道———昆曼高等级公路(昆明-曼谷)。这条路在泰国境内基本上是现成的,只需拓宽加固。在中国境内,昆明-玉溪段的公路已经很好,西双版纳段的公路正在建成。最难的就是从元江到墨江一段,这一段经过地势险峻,施工艰难危险,是昆曼公路的瓶颈。现在,这段路正在非常艰难地一寸一尺地往前推进,预计2005年通车。面对巨大的自然险阻和技术困难,中国建设者们的坚忍不拔,令人感动不已!
昆曼公路要通过老挝,而老挝的经济发展程度低,不甚积极。为此,中国提出为老挝段建设出资3000万美元,包括无息贷款和赠款,并且出技术出人力帮助建路。
《21世纪》:中国与东南亚之间的经济互补性到底有多强?
丁学良:目前对中国产品有需求也有支付能力的国家,主要有泰国、马来西亚、菲律宾,再加上越南、缅甸和印尼的局部地区和部门。这个市场也有2亿人。如果把跨国交通网引发的综合经济社会效应考虑进去,就很可观。
东南亚因为经济发展程度与中国相当,所以对中国工业产品的竞争力担忧。我对泰国方面建议说:鉴于中国的地区差异大,他们的有些产品,像香米,在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更易卖;而对中西部地区就不适合。再如东南亚的热带水果,对中国的大中城市是非常好的消费品,因为那里没有这些品种;而在中国的欠发达地区,很多人就买不起。我还建议:东南亚的服务业在中国可以发展。
《21世纪》:深化中国-东盟合作,文化领域的合作有些什么进展?
丁学良:东南亚国家很重视与中国产品的竞争,但他们大多数——除了新加坡——对中国的情况了解不细致不及时。我建议他们加强对中国的研究;中国如此巨大,且变化迅速,他们应该在中国西部——昆明、成都、重庆、西安——选几所比较好的大学,同东南亚比较好的大学,定期交换学生和教师,合作培训工商和法律方面的人才。双方的经济水准和生活费用差不多,交换合作易行,而且会产生综合效益。泰国现在把泰北的“皇太后大学”选作研究中国的基地,曼谷的“法政大学”和“朱拉隆功大学”也有研究中国的机构。
现在已有重要的中文媒体,开始在东南亚国家设点。国内的新闻机构在这方面很努力,与对方的媒体机构建立伙伴关系,以增加东南亚对中国的了解。
对中国的崛起,东南亚国家感到“经济战”的威胁。中国的大部分产品科技含量不高,东南亚国家的产品也是同等水平。有研究显示,中美之间产品出口重复率约为6%左右,经济战打不起来;中日之间的产品出口重复率约为10%,经济战也难打起来。但中国和东南亚国家之间产品出口重复率高达60%上下,确实存在着争夺市场的状况。
所以在这方面,中国应该不断地推出重要的举措,以缓解他们对中国发展的担忧。中国已经让他们的多种农产品首先自由地进入中国市场,这种姿态本身就非常“温暖人心”。今后,中国如果注意用这种方式和他们相处,将对“中国经济威胁论”起到很大的稀释作用。
兰州算是大城市吗?
毕竟兰州是西北第二大省级城市,至少在表面门上,还是比较繁华的,就是灰尘大,土多,街道有点脏。市区内高楼大厦林立,虽比不上上海,北京,广州等先发达起来的大城市,但是在西北内陆也算是首屈一指吧,就连前外长李肇星站在兰州白塔山的碑林附近往下看,也说了句“有点像曼哈顿的感觉嘞”。到了晚上霓虹灯呗吧乱转,小轿车川流不息,处处莺歌燕舞,一片歌舞升平的盛世景象,让人恍惚瞬间进入了发达的资本主义,比起上海北京,广州有过而不及。市内分火车站,五里铺东部市场,东方红广场,西关十字,张掖路永昌路,小西湖,西站等商业繁华区,如果说如今的兰州还有些“乱”的话,如果政府在多动动脑子,别被让肥头肥肠的油脂把肚子拱起的同时在把脑子糊住,那么,未来的兰州肯定会发展成为休闲娱乐购物的综合体,标志着新生活、新消费、新娱乐、新理念的大都市商业气氛也将随之而来。
兰州的空气污染是冬天有,夏天不明显,西固严重(石化),兰大这边好点。是的,兰州官僚思想,本地人大男子主义很重的地方,不过兰州的消费适中,而且节奏不是很快,城市比较脏,但兰州是个吃喝玩乐的好地方,人都是全国来的,不排外,说普通话,兰州话,气候夏天不热,很舒服的,冬天也没有多冷。。。。。。
两山之间东西狭长,黄河串流而过,通往新疆,青海,宁夏,西藏的铁路都必经此地。据说如此地形世界独有。古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,所以有五大军区之一兰州军区。是中国几何地理中心。
本地兰州人不多,是个移民城市。现任国家主席68年至82年工作的地方。现任国务院总理68年至82年工作的地方。
由于经济发展和地形特征,此城市污染一直排在全国至世界前列。但近几年政府加大力度治理,如公交和出租车全部使用天然气等措施,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污染问题。但其破山引风措施遭到中科院联名批评,后来没有下文。
沿黄河的滨河路,还算不错,茶余饭后,华灯初上,沿黄河一路走来,从黄河上的第一铁桥,中山桥,往西走去,沿途除欣赏黄河夜灯景外,还可以遇到一些现代艺术作品,还有黄河水车,可惜围起来要花钱才可以亵玩。
虽然处于西北黄土高原,但到夏季,兰州被誉为瓜果之乡,由于昼夜温差的原因,瓜果多甜美。这里是黄河流过的第一个大城市,所以河水工业及生活污染物较之下流低。但河水还是黄黄无比,特别是夏季雨后。
当然一个城市的好和劣。只言片语是说不全面的。综合起来看吧。
瑞泉中学的知名校友
田增伦,(1935——2010)男,回族,共产党员 ,陕西渭南人,瑞泉中学56届毕业生。1989年被国家教委、人事部、教育工会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。1995年退休,2010年12月11日去世。主要著作有: 《函数方程》(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·作者:田增伦) 《三十六计与数学解法》(陕西教育出版社出版·作者:田增伦) 《初中数学竞赛试题解说》(陕西教育出版社出版·作者:田增伦) 《中学数学中的定值问题》(陕西教育出版社·作者:田增伦 、安兆甲)
吴天明,中国著名导演艺术家,西安电影制片厂厂长,西安曲江影视投资集团董事长,曾获1988年第8届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、日本东京第2届东京国际电影节大奖等多项国内外奖项。渭南瑞泉中学初57级学生。
贺俊文,陕西渭南阳郭贺家人。1936年生,渭南瑞泉中学高57级学生,1959 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,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高级记者。曾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陕西记者站副站长,兼任陕西省新闻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评委,先后被评为中央台、广播电视部、中直机关先进工作者,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(一级)。1995年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。1996年退休,定居新西兰。
马琳,陕西省西安人。瑞泉中学高88级毕业生。2006年3月移民澳大利亚墨尔本。2007年7月考入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教育系攻读教育管理硕士学位08年12月毕业并获得教育硕士学位。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,她曾在墨尔本规模最大、办学质量最好的新金山中文学校担任Wesley College分校的校长。
李可铖,西安交通大学文学学士和工学硕士学位。哈佛中国学生学者联合会副主席,2012年成为全国只有数名陕西唯一的哈佛大学录取的博士新生。2007年,曾作为中国二十名优秀青年代表之一,赴美国参加“第三届中美关系研讨会”,受到美国前总统乔治·赫伯特·沃克·布什、中国前外长李肇星接见。
联系我们请扫一扫上面二维码